十年前快手十个赞网站,大多数人用信件、公共电话或是一部老式固定电话
与家人或朋友联系
如今视频、微信、语音是你我常用的联络方式
可还记得有多久没有提笔写过“家书”了?
十年前,大多数人获得信息的途径是通过电视或报纸
如今门户网站、手机APP上的海量信息充斥在你我的生活中
可还记得有多久没有打开家里的电视机了?
十年前,买台彩色的电视机或台式电脑、拥有一部手机或数码相机是很多人的梦想,如今一部智能手机就具备联络、上网、拍照、视频、付款等多种功能,满足你我的各种需求……
今天,虽然人们的生活及交流方式愈加方便快捷,但是碎片化的生活却带给人们各种各样的困惑、迷茫,忙碌的生活工作让人们感知幸福的能力在下降,在思考“什么是幸福?我幸福吗?”的时候,有了更多的顾虑和不确定。
有没有这种感受,很多时候当我们回过神时意识到那是幸福时,已物是人非。其实,不管时代如何变迁、生活如何变化,幸福的元素则一直存在于生活的点滴当中,缄默地寄存在生活中的所有物件里,等着人们去发现它、感知它。
于时光的长河,十年不过只是短暂的一瞬间。但这些岁月当中,我们所处的时代每天都在发展和变化,而记录这十年里某段美好岁月、某个幸福瞬间的或许就是此刻安静地躺在家中的老照片、一叠家书、几本书籍、一件呢子大衣、一部相机或是收音机……每当看到它们,你我的幸福感就会被唤醒,并无限延展到那些令人心生温暖的幸福时光。
为了记录这个时代的变迁、人们幸福感的变化,花样年集团2006年发起这样一项大型艺术公益活动,即花样年·发现幸福之旅,以艺术创作与交流的方式去完成关于“幸福”的课题,通过摄影、儿童绘画、音乐、雕塑、戏剧、美食、体验空间设计等多种形式,呈现过去十年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探索,以独特的角度去发现平凡背后的幸福、感悟幸福背后的简单。
2016年,发现幸福之旅再出发。这一次,它将与每个热爱生活、充满创想的朋友一起,以一座“向幸福致敬”的作品——福·艺术馆的设计与创意征集,开启花样年·发现幸福之旅未来十年幸福的新征程。
同时
为了打开人们发现自己幸福密码的视角
这一次
深圳特区报将携手花样年·发现幸福之旅
一起向大众发出“十年老物件及背后故事征集令”
向社会广泛征集老物件及背后的幸福故事
希望能引导公众
从那些过去生活中的老物件及背后的故事中去感受、去倾听
往昔岁月中的的简单幸福
近日,我们邀请了几位各行各业、各年龄段的嘉宾,他们中有企业高管,有全民阅读推广者,有资深媒体人,还有刚开始工作的90后,请他们分享那些承载着各自美好记忆的老物件及背后的幸福故事。
幸福故事1
我家的老物件
枫叶 电子商务行业高管
我从小就有收藏小物件的习惯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人生阅历的丰富,这些有着浓浓年代感的东西,对我而言变得更加有意义。我的书架上有三套年代久远的小说,那原本是老爸的藏书。在老爸去世后的第7年,被我从贵阳老宅带到了深圳自己家。
老爸大学时学的无线电,一辈子从事仪器仪表的研发等相关工作。老爸自幼就酷爱读书,尤爱古今文学,并通晓诗词歌赋。虽然我家属于双职工家庭,上有老下有小,日子过的还是紧吧的,即便如此,老爸依旧每月会攒下点钱用来买特别喜欢的书,闲暇的时间一般会窝在家里看书。很小的时候,我就知道爸妈的床下有两个推都推不动的纸箱,里面全是老爸收藏的书。
上世纪80年代中期,随着古装电视剧《射雕英雄传》的播出,武侠风开始风靡内地大江南北,我和弟弟也痴迷于其中。一天傍晚,老爸叫我和弟弟去卧室,然后从床底推出一个纸箱,打开盖子,从里面翻出《射雕英雄传》说:“我知道你俩最近迷恋这个电视剧。电视是挺好看的,我也很喜欢,但是我觉得这套书写得更好,你俩想不想看看?”我很清晰地记得当时我们姐弟俩两眼放光地看着老爸手里的书。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原著小说,随后,我们变得一发不可收拾,陆续从老爸的书箱里翻出《白发魔女传》、《七剑下天山》、《倚天屠龙记》、《书剑恩仇录》、《萍踪侠影》等武侠小说,继而又去父母单位图书馆借阅……弟弟更是爱武侠爱到不行,深受启发,开始自己创作并给自己的小说配插图。
时光如水,物是人已非,老爸舞文弄墨时的谦和笑容始终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。
幸福故事2
那些花儿
申霁虹
深圳市首批全民阅读推广人
美国正面管教资质讲师
我爸最近刚学会用微信,那天给我发了一组他和我妈去郊游拍的照片。照片上的妈妈穿着一件秋天色系的印花毛呢大衣,我不禁惊呼:“好洋气,这件大衣居然还在?快手十个赞网站!”说起来,这件大衣是80年代初我妈的大姑第一次从美国回来探亲时带来的礼物,在那时候这种优雅色调的印花从周围黑乎乎的大衣颜色中脱颖而出,优质毛呢的手感也让这件衣服格外别致。我记得妈妈一直很喜欢,我上大学以后放假回家,也曾借给我穿过一两次。但我没有想到,时隔多年,这件大衣还会穿在妈妈身上,而她拍照时脸上的光彩和我印象中年轻时候的模样也没有什么差别。
我妈妈特别爱存东西,衣服、信件、书、小玩意,各种都有。我不时能够收到她从家里某处翻出来的我小时候的东西,比如小学四年级时的笔记本、小学六年级画的女孩、小时候爱看的连环画(我们叫娃娃书)、学生时代得到的各种奖状奖章、带着波浪边的黑白童年照片、我大学写回家的信,甚至还有我三岁时第一次坐飞机用的登机牌。她存这些东西的时候没有告诉过我,但当我自己在成为母亲之后看到这些旧东西时,心里却生出了惊喜之外的特别的感触。
我发现其实我也在存自己孩子的东西,出生时穿的第一件衣服、玩过的第一件玩具、给我写的小纸条、老大用过老二接着用过的帽子,还有怀孕时给肚子里的小豆芽写过的日记。存的时候想着给孩子留个纪念,后来明白那是给自己留的。
年幼的孩子,在时间的长河里浑浑噩噩幸福地虚度光阴,只有成年人才会哭喊着“要珍惜”。所有引起我们感慨的关于回首往事的爱和温暖,其实都是给自己的纪念品。纪念我们创造过生命、纪念我们青春过、纪念我们一路走着终于开始减慢速度回头望向自己的脚印。
幸福故事3
戥子
高宁鸿 深圳市南山区文联评协理事
幼时生病,妈妈的治疗策略通常是西药先上,中药收尾。我看过很多的中药铺子,甚是喜欢那一整面墙的抽屉柜子,每个抽屉的面上,上下左右贴着四种不同的药名。名字都是用极隽秀的小楷写的,工工整整。光看那名字,就隐约产生一种信赖好感出来:红景天,半夏,决明子,威灵仙,紫苏,安息香……
中药铺子总是古色古香,连带抓药的医生也是安静平和。铺子里弥漫着中药独有的味道,那不同于西药消毒水的刺鼻呛辣,药味虽浓却熨帖。把药方子递过去,药师细细瞧了,拿出几张稻草黄的大方纸,在柜台上一字排开,这就要开始抓药了。
这时候我最喜欢的小东西就上场了。以前不懂,只称作“小秤子”,后来知道正经的名字——戥子。小小一根杆子,有黄铜的,也有竹子的,刻着细细的点数。秤砣子也是黄澄澄的,小巧可爱,让人看着就想把玩一番。只见药师看一眼方子,看也不看就拉开几个抽屉,抓上一把,往戥子的小托盘里一放,拨弄那么两下子,就挨个倒入大方纸上。长年累月地这么抓药,拿着托盘抖几下,大方纸上的药就均匀的分好了。有一次我问药师,为什么你从抽屉取的时候需要称,可是往纸上分却不用呢?药师抬眼对我笑笑,并未答我。
工作后机缘巧合,做了艺术品收藏方面的工作,手上流经的老物件不知凡几,也知道了戥子是一种深受喜爱的收藏品。古代的人用他来称金子银子,用途甚广,几乎家家必备。因为商人随身携带,久而久之,就成了把玩观赏之物。有象牙玛瑙制成的奢侈品,嵌在靶镜形状的木盒里,关起来真就是一面镜的样子,价值自然不菲。
但我手上这把戥子,却不是什么高级货,这是一位中医家里传下来的。他出身于杏林世家,百年的传承,却敌不过光阴流转,时事变迁。如今大的医药集团遍开分号,传了一百多年的药堂,在他的手上,画上了句号。这把戥子竹子做的杆,触手油滑。花瓣样的黄铜秤砣,打磨的光亮精巧。外木的漆有些剥落了,插环也有点坏了。不过这正是老物件上氤氲的温度吧。它附着的回忆,回忆里那缕悠远熨帖的药香,静静地焕发着古老不散的魅力。
幸福故事4
外婆的宝藏
张畅 深圳特区报地产全媒体发展部总经理助理
记忆中最丰富的宝藏,莫过于外婆的各种收藏。
外婆的眼镜片厚,她总是小声的、慢慢的说话,她永远都不会大笑,嘴角总是一抹微笑。她退休后在家的大部分时间,不是在看书,就是在把玩她收藏的一堆各种各样的老物件。她有一个带锁的大柜子,是我想像中四十大盗的藏宝洞,里面装满着对我而言有着巨大吸引力的老物件,有书、邮票,还有些我叫不上名字的小玩艺,大的物件她会整齐地码好,而小的,她还会用些精致的小手帕包起来,再放好。
一些时候,她会拿出一两个小物件,和我分享收藏的理由,给我讲背后的故事。假若阳光尚好,她还会带我到家里楼下,一边晒着太阳,一边讲。外婆家的楼是那种老旧的两层楼,楼面地上是一块块的长方砖,墙角长着青苔,当金色的阳光洒在上面的时候,红红的砖和绿色的青苔色彩愈发浓厚,强烈的对比色效更显得相得益彰,静静的,不动声色的就有一种很特别的震撼之美。这场景对我的审美影响比较大,直到现在,我拍照片都特别喜欢拍砖呀、青苔之类比较有年代感的物件。
如今外婆去世己多年,我还是很怀念这些旧时光,而外婆留下的老物件,就成为了我对这些记忆的载体。每当看到它们,就会想起那些无数次回想的场景。这些老物件里,我最喜欢的是一本老版的《三国志》,书页己经全部变成深黄色,搬了好多次家,都一直带着它。偶尔翻翻它,很快就能让心静下来。
老物件,它让我们感觉有些东西可以一直存在,让我们的记忆变得有温度。
幸福故事5
收音机
暮枫 90后
在我的家里,一直存放着一台老式的收音机。它没有华丽的色彩,没有优美的舞姿,没有漂亮的脸蛋儿,更没有婀娜的曲线,很不起眼。但是,当你按下电源,挑动按钮,它就会随你所愿发出声音,可能是一曲高歌,可能是一段相声,可能是一段评书,也有可能是一则新闻,它总会让你在忙碌的同时,聆听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。
依稀记得小学的时候,那时候收音机是家里唯一的电器,它的样子很古老,模样和款式都一般,可是它却能够调节全家人一天的心情。早上,我们会听到优美的歌声,夜幕降临一家人通过它了解国家大事。虽然现在它已经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功能,但对于我们而言,却是一件稀罕的宝物。直到如今,说起它,父亲仍满脸得意地说:“那时候,全村男女老少都被它吸引过啊……”因为,庄户人特别关心天气的变化。尤其是抢收抢种时节,能准确把握天气的变化,对庄稼的收种至关重要。在播“天气预报”前,我家屋子里早已挤满了人。
而让我记忆最深的,则是收听刘兰芳的评书《岳飞传》的时候。每到此时,男女老少从屋里、田野上,或抱着孩子、或担着担子、或手持农具,涌向我家门前。除了为乡亲们播放“天气预报”和《岳飞传》,平时,它就像一尊雕塑似,端端正正地摆放在堂屋的“书案”上。几年后,村里通上电,一些人家陆续买上电视机,这台收音机才渐渐闲置。
光阴荏苒,岁月如梭,一晃眼,我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懵懂少年,如今已经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。然而当我每次回家,看到静立在客厅的矮柜上这部收音机,就不禁想起那段美好时光。虽然它已经不再是时髦的物品,有些按钮因为时间太长已经不灵活,但却是我们全家的宝贝。
编辑 | 墨末
长按指纹扫描求关注
深圳特区报
深圳权威媒体资讯平台
想投稿有话说直接私信回复
点赞,是一种生活态度
留言评论
暂无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