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贺星龙0.01快手点赞,山西省大宁县徐家垛乡乐堂村人,35岁,共产党员。2000年卫校毕业后,决意回村当一名“赤脚医生”。15年来,他坚持24小时待命出诊,入户行医跨晋陕两省三县28个乡村。行程40多万公里,先后骑坏6辆摩托车,出诊次数达165000人次,免收出诊费35万余元,目前背负债务23500余元。
他扎根山乡不图名、利,为基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默默付出15年,靠的不是年轻人的冲动和激情,而是一名共产党员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坚定信仰,和一位乡村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执着追求。
2013年,我们一行在山西大宁县沿黄河东岸采风。下山时,同伴的腿不慎划伤,鲜血直流,行走困难,需及时包扎处理。经当地村民联络了一位村医,20分钟后,一骑着摩托车的小伙前来医诊,观其包扎手法倒也熟练。经攀谈,知道了他叫贺星龙,村民们称其为“乡村摩托村医”,并讲述了一些有关他的故事。
贺星龙是姊妹中的老大,童年的生活记忆没有多少快乐。贺星龙出生在吕梁山南麓、黄河东岸畔的山西省大宁县乐堂村。大宁县地处黄土高原,境内沟壑交错,梁峁相交,受自然条件局限,贺星龙家和全县大部分农村家庭一样,自幼家境较贫。
12岁那年,爷爷身患肾病,因无钱无医治疗,长时受病痛折磨,命悬一线。临终前,最疼爱他的爷爷微弱的对他说:娃呀!好好念书,长大当医生。这一幕深深刻在了贺星龙懵懂的记忆里。
1996年,初中毕业的贺星龙填报的志愿全部是卫生类学校。太原卫校的通知书到了,可6800元的学费让全家都坐卧不安,最后只好选择学费少一半的运城某卫校。即使这,母亲把家里翻腾个遍也才凑了302元,就在全家将要放弃的时候,乡亲们伸出了援助之手,三十、二十凑地齐了三千元学费。
在学校为节省开支,他每顿饭只花四毛钱买两个馒头,就着母亲带给他的韭花(腌制菜,韭菜花捣碎)喝白开水。寒暑假,为凑学费他抓蝎子、挖药材,完成了三年的学业。
毕业后在县医院实习期间,因出不起房租,他每天24小时守在医院,夏天睡长条候诊椅,冬季挤住锅炉房。为讨锅炉工收留,下班后他拉煤掏灰。虽苦虽累,他依然坚持。
实习期间,他勤奋好学,结合卫校学习的课本知识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,还处了一个女朋友。两年实习结束,县医院看他是个好苗子,有意留他在此工作,即将瓜熟蒂落的爱情也即将结出果实。贺星龙犹豫了,是走是留0.01快手点赞?脑海里不时浮现爷爷受病痛折磨的映像,不时回想起5年前乡亲们给他凑学费的身影。
最终,贺星龙还是决定回村施展“身手”,为了帮助和爷爷一样的老人们缓解病痛折磨,为了方便乡亲们寻医问药有个地方。但女朋友没能读懂他的伟大理想和抱负,他也不愿意让她回山村受苦。
2000年春,贺星龙满怀信心回到了村里,可理想和现实往往隔着一道鸿沟。要行医看病,他却连最起码的听诊器、血压计都没有,怎么行医?家里的欠债额还在不断增加,贺星龙一度茫然。了解儿子秉性的父亲,把他住的窑洞腾出来支持他作诊所,狠心把家里仅有的两只母羊卖了,加上家里卖玉米的400块钱,凑齐近千元钱够,买回几件必用的医疗器械。
“诊所”办起来了,可一连几个月都没有人来找他看病,乡亲们宁愿跑几十里地去乡卫生院。他知道,在乡亲们眼里他只是个长大的娃娃。经过前后思量,他认为“诊所”应该进点常用药品,假如有了药的“带动”,或许乡亲们很快就会见识到自己的水平。
他好说歹说向同学的父亲借了2000元,购买回常用药品,“效果”依然不明显。实在没办法,“0.01快手点赞你不找我,我找你”,随后贺星龙只要听说哪家人有病了,就主动上门给家人看病,可村民总是婉言谢绝。一招不行再施出一招,“让我看病,药不要钱”,即使这样“问题”也没解决。
无奈之下,他只能免费先给亲朋好友看,一年下来,光药钱又搭进去近3000元,倒是也治好了十几个人的常见病。别说指望他“念书学本事回来挣钱”了,不但顾不了自己,还净往里搭钱。
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父亲,这时也动摇了,劝他出去打工,缓解家里的困境,过几年家境好了再办诊所。创业有成的初中同学,也来约他到太原加盟医药营销,可谁也说不动贺星龙,他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。
第二年一开春,2分钱一张,他花80块钱印了4000张宣传单,挨村发放发。传单上贺星龙承诺:病人是亲人病情是命令,电话联系随叫随到,首次把“24小时上门服务”的承诺应用在山区大宁县乡村,并做成手机彩铃。
上乐堂村张大爷被大医院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,回村后,贺星龙一连半个月守在老人床前,细心观察辨证施治,竟把老人的病好了,感动了老人也感动了家属,更感动了乐堂村的村民。逐渐乐堂村找他看病的人渐渐多了,因没有交通工具,他每天起早摸黑,背着两个诊包,翻沟爬坡找近路,上门为患者看病。
随着医治范围的扩大,病人的不断增加,靠步行一天下来看不了几个病人,急的他就跑到县城废品收购站,花了40元钱买了辆旧自行车,骑自行车进村入户给人看病,每天最多能跑三个村,晴天还好说,遇到雨天,泥泞的山路使自行车推不前,扛不动,无奈之下,他狠狠心,跑到信用社就贷了4000元,买回来第一辆摩托车。
骑上摩托车,他如虎添翼,他没日没夜的奔驰在黄河两岸的村村庄庄。山窝院落,沟沟梁梁,尽情的释放自我。
骑上摩托车,节省了时间,方便了患者,可麻烦了他,一箱油只能骑三天,十天一大桶,一个月他要到百里之外的县城带三趟油,加之远离县城,山高沟深,道路狭窄,救护车难行,为防止延误病情,权衡利弊,他再次到信用社贷款,买回一辆三轮摩托车,充当起了拉油进药的货车,抢救病人的救护车,农忙时节的农用车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贺星龙行医的名气越来越大,医药零差价,不收出诊费,服务态度好,随叫随到,在徐家垛周围的乡村里广为流传,以感冒为例,到县城输一次液80元,乡镇医院70元,而贺星龙只收35元,在外打工的村民生了病,专程回到村里找贺星龙诊治,图的就是能省几个钱。
常言道,人老病多,病老医多,行动不便,难以照料,这些年来,经他治疗过的470多位留守老人,每天都有一两个找他看病,插导尿管的、灌肠的、哮喘的,患心脏病的等等,发病多在深夜和凌晨,这下难为他了,二十几岁的娃娃胆不正,深夜一个人在山沟里走,那真是有点怕。记得2001年深秋,连阴雨已下了几天,晚上2:10分左右,南山村民冯思进老人打电话,要插导尿管,最主要的是他行医第一次出诊,当时人年轻气旺,也没有考虑那么多,骑着摩托车就走,可是到下山深处的小路上,路上泥泞难走不说,一种鸟儿的怪叫声,吓得他心心惊胆战,头发直立,他推着摩托车往前走是怕,往后退还是怕,无奈之下,一直鸣着喇叭,自己给自己壮胆往前走,直到凌晨4点多才到患者家里,浑身湿透的衣服,不只是汗水还是雨水。从那以后,什么神啦,鬼啦都抛到脑后,无论患者什么时候叫,他都能第一时间赶到,屈身治疗,时间长了就养成了跪地诊断的习惯。
2014年7月,贺星龙在云居给一位患者看病,接到上村冯三贵妻子的求救电话,焦急的说:“星龙你在哪?赶紧来云居坡,我丈夫被马蜂蛰了,昏迷了”。贺星龙马上背上出诊包急忙赶去,不到三分钟,他就到了现场,只见患者全身发紫、大汗淋漓、还在昏迷中,大小便失禁,贺星龙一看,这是过敏性休克了,立马给注射了一些抗过敏的药,待患者清醒一点,又给喝了两支高糖,顺便再路上拦了一辆三轮车,贺星龙陪同一起去了县城医院,给患者办理了住院手续,患者身上当时没有带钱,贺星龙并垫付了医药费,跑前跑后,一切安置好后,他才离开医院,事后,患者家属逢人便说:要不是贺星龙,我丈夫早就没命了。
2014年4月25日,正在忙碌的贺星龙接到割麦村闫新育的妈妈电话,她说:“新育发高烧已经20多天了,在永和、临汾看了都少次,烧就是退不下来,你来看一下。”见到患者时,他还在发烧,40多度,出着虚汗,浑身无力,贺星龙看了他的化验结果,确定了是布鲁菌病,并针对病情进行治疗,在给患者连吃药带输了8天液体后,患者慢慢的恢复了,患者及家属高兴地说:“我全家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,大医院都看不了,你给看好了,不管多少,我给你600元”,可贺星龙只收了280元,患者全家心里过意不去,给他做了一面锦旗,表示感谢。
在大宁县乐堂村,跟踪拍摄贺星龙的两年时间里,我了解到,这儿的病人发病期多在冬季,为此,我就连续两个冬季住在乐堂村,就连过年也不放过,真正体验了一下大宁老百姓的冬季生活,就是这两个冬季的拍摄,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一幕幕。
2013年腊月十二,天下着大雪,索堤村贺润平孙子发烧引起了抽风,贺星龙接到电话,顾不上搭防滑链,就骑摩托车前去医诊。摩托车行至拐弯上坡时,却让他作了难,80米长的陡坡上覆盖着大雪,每走一步就倒退两步,摩托车不知摔了多少次,好不容易上到坡头,当他骑上摩托车,还没骑稳时,又一次滑坡,摩托车向脱缰的野马直冲下去,连人带车被抛在路边1米多深的树壕里,当时只感到脚心有点痛,不碍事,又急急去给小孩子看病。
回到家里,看着红肿的右脚,他满以为只是破了一点皮,自己包扎了一下,就拖着受伤的脚去给人看病,妻子不在身边,也没人劝阻他,就有着他的急性子去吧,第二天,他拄着拐棍,一瘸一拐到步街给老人输液,然而,他前脚刚进门,后脚就接到上乐堂村张立俊打来的电话,说他的哮喘病又范了,喘不上气来。放下电话,尽快给孩子输上液体,就挑着担子,翻沟走近道。因为走大道要十四五里路,谁都没料到,他这一走,却让他经历了死里逃生的一难,当时天下着大雪,他受伤的脚又不能用力着地,下沟时,因腿支撑不力,他人从半坡滑到沟底,好歹没有伤着他,可在爬坡时,更大的险情在潜伏着,就在他几乎爬到山顶时,不慎连人带包一下从100多米的山顶滚到沟底。一刹那,我吓的不知所措,呼喊声响彻山谷,幸亏过路的两个村民,急急的下去把他拖了上来,看到他脸上、手上的划伤,我的心在颤抖,而贺星龙动了动胳膊、腿,觉得没啥大碍,简单的给自己处理了一下,又一瘸一拐的给老人去输氧气。
老人的病缓解了,可他的脚伤更重了,一连几天脚疼的他坐立不安,到了晚上,脚伤钻心的疼,折磨的他彻夜难眠,大雪封山,路雪难融,要到县城去治疗,至少得等七八天,无奈,他只好忍着,十二天后,县医院诊断出他右脚内踝关节骨折,需卧床治疗,回来时他买了点石膏粉,自己给自己打上石膏,在家里躺了半个月,又匆匆去给病人看病,伤筋动骨一百天,他何尝不想如此,可是不能呀,他的个性和韧性决定着他。
2014年,农历11月份,一早我随同贺星龙到割麦村看病,病还没有看完,远在40多里地处的曹家坡又来电话,为了不耽误病人的病情,我让他先走,等我骑上摩托车追上他时,他却倒在了下坡急转弯的地上,摩托车、药品撒了一路,贺星龙爬在地上,除了两只眼睛外,浑身上下都是土,脸上、手上、脚上都是血淋淋,幸好几位赶集的妇女路过,在她们的帮助下,把贺星龙送回了家。说起来贺星龙还算幸运,他倒的地方,与路边两米多的水泥沉淀池只有二尺远,那后果真是不敢想象呀。因为摩托车骑的太快,下坡时为避开沙堆,刹车太急造成翻车。这些年来,贺星龙每天都是这样,因去的村子多,看的病人多,为了赶路程,摩托车他越骑越快。是一般人的两到三倍,正如飞驰一般,难怪当地人叫他“疯子”、“傻子”。
说他傻子,也不为怪,贺星龙行医这么多年,信守承诺,24小时上门服务,可不近人情的事儿也经常发生,有些年亲人,家里有车,有摩托,有个小病不上诊所诊治,而是打电话让贺星龙到他家给诊治,说输上液不影响他午休0.01快手点赞;还有些患者给下命令,你几点几时到我家给输液,输完液我还要给人家添礼去;有时患者多,不能按时去,待他去后,患者不给他好脸色看,甚至不给药钱,误了他的事;更有的患者打电话让贺星龙马上去给他看病,可从早到晚,贺星龙去了四次都见不到他的人影,直到晚上9:00钟才输上液。
每遇此事,贺星龙也只能低头不语,受暗气,当他从不挂在脸上,疯也好,傻也罢,贺星龙都认了,他没有怨言,没有放弃,或许这也就是贺星龙的可敬之处。
“只要有留守儿童,留守老人我就不会走,我走了,好过了,他们怎么办,谁给他们看病,他们离不开我,我也离不开他们。”
时至2004年,贺星龙行医范围达到8个村,每天出诊都能碰到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生病的场面,具有善心的贺星龙有了关照他们的想法,就为此事,他主动找到乡镇医院院长协商,承担起全乡1028名儿童的防疫工作和200多名儿童营养包的发放,留守儿童的健康有了保障,可带给他的却是一个沉甸甸的责任。
这些年来,经他治疗过的470多位留守老人中,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13户五保户,他们无依无靠,无经济来源。2000年起,贺星龙就主动承担起13户五保户的医疗费用,过年给他们送米送面,大年初一还把他们叫到家里吃顿团圆饭,每人买一件新衣服,而贺星龙他却连续6年没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,过年时就穿件开摩托车店同学送的工服。
徐家垛村85岁的贺德明,是位打西安负伤的残废军人,妻子和两个儿子早几年就去世了,老人一人生活,10年前却患下了严重的前列腺增生症,插上排尿管才能正常小便,不定期发病,一发病不管白天黑夜,春夏秋冬,贺星龙都会前来给他处理,每逢到乡里开会,到县里办事,贺星龙都回到他家看看,收拾收拾家务,可这一做就是十几年。
距乐堂村十里路的上村,五保户残疾人冯对生,一个人住在闲置的学校里,平时很少有人踏进这个门,老人自幼下肢残疾,由于无人照料,脚踝骨头溃烂已两年了,贺星龙一天一趟,病人多的时候也两天一趟,照料老人吃喝,给老人换药,料理家务。老人病重在县医院截肢,贺星龙就每天早上6:00动身赶往县医院,在床前照料,手术单上家属签字一栏里,写着贺星龙的名字。
上乐堂村张立俊老人,老伴去世后,忍受不了孤单,贺星龙在县城旧货市场买回一台旧电视机,修好后给老人安装上,解除了老人的孤独,让老人不出门就能看上电视。
上村村民贺凤娥,下肢瘫痪,南堡村村民冯秀莲常年生病,卧床不起,贺星龙就三番五次到县里几家废品收购站,购买回两辆破旧的轮椅,拿回家修打修打,赠送给两位老人,使两位老人下了床,见到了太阳,而贺星龙的岳父,患有脑梗塞,行动不便已三四年了,也需要个轮椅,可等了两三年,也没轮着他坐轮椅,每提起此事时,妻子就会埋怨一番,而妻子的埋怨远不止这些,这些年来光为13户五保户支付药费和其它费用45689元,患者赊账、死账57235元,致使全家四口人,负债生存。而让贺星龙值得欣慰的是,他于2004年7月1日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时至2006年,贺星龙在周围13个村行医,他每天行程多达100多公里,个人劳累不说,延误病情事大,他有了在北部建立第二诊所的想法。恰好,距他家30多里的移民新村,有两孔闲置的窑洞要出售,家里没有钱,他就东凑西借了12500元钱,瞒着妻子买了下来,作为第二诊所,可世上哪有不漏风的墙,妻子知道后,和他大闹一场不说,两人的婚姻也差点走到尽头。
妻子的埋怨不无道理,当初嫁给他,图的他是个医生,有个收入,将来能过上好日子,可现在他整天没日没夜跑着给人看病,钱没挣下,却欠了一屁股债,还没办下正经事儿,妻子很是不解,可日子还得过呀,妻子只好忍着,穷光景穷过吧,可终究不是个法儿。
时至2009年,贺星龙的两个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,孩子到县城上学的事,真让他们有点为难,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租好点的房子,无奈之下,妻子只好找了一间离学校较远,即将拆迁的旧民房,四处垃圾乱堆,三米多高,一米宽的走道上,连护栏都有的危房。
一家四口,分居两地,妻子看了孩子,管不了家里,贺星龙又从来不在病人家里吃饭,妻子只好每周回来给贺星龙做一周的面条和馒头,冷冻在放疫苗的冰窖里,让他自己生活。
夏几天还可对凑,可是到了冬天就没那么顺心了,每到周末,妻子回来心里就得难受几天,冬天是患者发病高发期,贺星龙平均每天要看30多个病人,在近200平方公里里,一会儿东,一会儿西,北边的液体还没扎完,南边又电话催着去,因他匆匆忙忙,没个固定点,吃饭没有个着落,早上走时带的馒头冻的像铁疙瘩,挂在摩托上的水杯早冻成冰块。
多少年来,大宁的老百姓冬天取暖,就靠柴火炉子,妻子不在家,生活、煮饭、烧炕这一切就靠他了,这种生活短期还可将就,可时间一长家里还真是乱套了。
他每天早上5点钟走,晚上十一、二点才能回到家里,泡包方便面算是他一天可口的饭,没人烧柴火炉子,窑里寒气逼人。他就和衣睡觉,这样的生活他度过7个冬天,几年前就患了个糜烂性胃炎。
为解决两个家庭的困境,妻子费了好大劲在城里谈妥了一间门面,准备开个诊所,心想等到生米做成熟饭,逼迫贺星龙到城里行医,闯出一片天地,圆了进城的梦想,可等贺星龙知道后,夫妻俩又发生了一次唇枪舌战。
拗不过丈夫的妻子,只好认命罢了,为了生活,妻子只好在县城一家打印部,找了一份边学打字,边打杂的工作,用几百块钱的收入供两个孩子上学。
随后他又在村里别人名下,租种了四亩地,解决家里的生活用粮。以后的几年里,日子过得不富裕,还算平静,可是2013年,国庆节长假,同学聚会后 ,又再次打乱了平日的祥和,同学多年不见,真是刮目相看,开店的、当老板的、有成就的,个个豪气阔气,手机、衣服、手表、轿车、要的是名牌,不但大宁有住处、临汾、太原也房购。贺星龙在他们中间像是外星来人。就为这些,贺星龙也不为而动,这几位同学的好言相劝,都深深的刺痛了他的自尊,“当初,让你到太原加盟医药,你不去,要当医生,当模范,当英雄,现在你 了这口气 ,不说你了,将来你能对得起孩子吗?”当时贺星龙不知是觉得没面子,还是有愧,一个人躲在卫生间哭了半个小时。
一连几日,贺星龙闷闷不乐,经常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。同为80后的妻子知道真相后,没有抱怨,没有责怪,更多的是与丈夫沟通、疏导、激励自己的丈夫,走下去,随后又把娘家妈接到城里看两个孩子上学。自己陪同丈夫出诊,一来开导开导他,二来当他的助手。
要保养好身体,维护好环境,寻找出致富路,让留在村里的人称心,让外出打工的人放心。
2013年,贺星龙行医的村子已达到28个,跨越山西、陕西两省,大宁、永和、延长三个县,行程40多万公里,骑坏了6辆摩托车,背破了12个药包,平均每天看30个病人,无论从哪方面讲,他都达到极限,但他还在挑战。多少年来乐堂村没有医生,更谈不上兽医。村民养的羊、牲口,病了只能等死,贺星龙回到村里后,参照给病人看病的医疗方法,结合兽医书上案例,尝试这给牲口和羊看病,也就是从那时起,他就主动承担起全村600多只羊和150多头驴的防疫和医疗,可这一做就是15年。
乐堂村委,全村4个自然村,143户,547口人就散落在长达10公里的黄河东岸上,留守在村里的340多口老人和儿童中,有点文化的也只有贺星龙一人。村民们除了看病外,其余生产生活中带着文化之类的事,也得着贺星龙,更不用说现代科技和文化知识,为此,贺星龙也就成了村里的大忙人,成了没有职务的村干部。
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落实,乐堂村里的水、电、路早2012年前就逐步落实了,水通到村里了,可通到每家每户却成了又一难事,村里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去了,让留守在村里的老弱病残抡镐、拿铁锹挖饮水沟,更是难上加难,但为了方便留守老人的生活生存,贺星龙就组织人一家一家挖,一家一家安装,耗时一年多才使水通到家户。
2005年,贺星龙成了乐堂村党支委员、村委委员,组织上分配给他的工作就是搞好村民服务,这一职称在平川县城或许是一份闲差,可在大山深处的乐堂村,却是一重要岗位。时至2009年,村村通油路项目开始后,横穿乐堂村10公里的主干道,开始运作,工程一路很顺利,可就是在最后2公里处出现了问题,主干道末端处的曹家坡村民因土地问题挡住不让施工,影响工程进度,贺星龙知道后主动去协商,贺星龙劝道,路通了我去给你们看病也方便,从现在起,我给你们每人免费输两次液,就是这么简单的承诺,村民们就散开了,村民也不是因免费输两次液而买他的帐,关键是贺星龙在村民们心目中的信任度而决定着。
这无疑给村民带来极大的方便,可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的田间路,却是摆在乐堂村干部面前又一大难题。
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,沿用了几百年的羊肠小道,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需求。就为此事,贺星龙带领留守老人,奋战三个冬春修通了四条沟的十八里机耕路,解决了部分农作物的耕作和运输,告别了驴驼马戴的历史。
随着现代文化的融入,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,乐堂村边的节能路灯亮了,电视有色了,手机普遍了,电脑进村了,封闭多年的农民不出门便知道天下大事愿望实现了。可相继带来的是操作技术上的问题,不知从何时计算,贺星龙由不由得承担起了25盏路灯,140个电视机锅盖的调试养护和维修。
贺星龙行医十多年,跨越两省三县二十八个村,行程四十多万公里。骑坏了六辆摩托车,背坏了十二个药包。医诊病人范围4600多人,出诊率达十六万五千人次,每年为留守儿童大防疫针1080人,每年发放营养包240人。为十三户五保户支付药费45689元,患者赊账、死账57235元,外欠债务23500元。
贺星龙,这位80后,这位摩托医生,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,这位农村干部,在他行医的15年里,没有索取,唯有奉献,他把最美的青春年华,奉献给了留守老人和儿童,奉献给这块古老的黄土地。在他行医的28个村里,我随意提起贺星龙,得到的都是肯定的点赞,也是乡亲们对他最大的回报。这些年他被评为优秀防疫医生、优秀共产党员,当选为大宁县第十一届党代表,是党组织对他的肯定和关爱,这将是贺星龙从医生涯的基础和动力。
作者高本增:山西翼城县人,翼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。高中毕业后曾任村团支部书记、村委副主任。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,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农机学校,后分配到翼城县委组织部工作至今。
高本增与摄像机,起源于1994年县委组织部和县电视台合办“党员电教课”专栏。从1994年“首次触电”到现在所拍摄的记录片达数十部,作品多次获得国家、省、市专题片大奖。
高本增拍摄的《党员媳妇盖金芳》(翼城县)、《大学生村官郭科利的故事》(翼城县)、《山庄支书郝兰珍》(大宁县)连获3个全国一等奖。2015年向中组部选送了《黄河岸畔“摩托医生”》(大宁县)和《大山里的蘑菇村官》(古县),前篇再次获中组部“党员电教片”大奖。
摩托医生主要讲述山西省大宁县一位村医贺星龙,坚持服务乡村农民15年的感人事迹。高本增花费两年多时间观察贺星龙,其中连续跟拍100多天,用摄像机真实记录了贺星龙生活工作的酸甜苦辣。
留言评论
暂无留言